013 想起了姚克

想起了姚克

年輕的一輩,大多不知道他是何許人了。寫前文《台靜農曾否是黨員?》,同時想起了他。兩人沒有特殊關係,甚至只彼此聞名而未見過面,但都曾與魯迅有密切往來。

我也是在《魯迅全集‧書信》中,最初認識姚的名字的。所收錄書信,與台同是最多的幾個人。八一年版的註釋:「原名志伊,字莘農,浙江餘杭人,翻譯家、劇作家。曾任英文《天下》月刊編輯,明星影片公司編劇委員會副主任。當時因協助斯諾翻譯魯迅作品而結識魯迅。作有劇本《西施》、《楚霸王》、《清宮秘史》等。」斯諾是《西行漫記》的作者。

三六年魯迅逝世,姚是治喪委員會的成員、十二位扶靈者之一。他與斯諾聯名送了一對挽聯:「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斯諾不諳中文,此聯應出自姚手。「譯著」是指兩人合作翻譯所編的《活的中國》。聯中引用魯《吶喊》、《彷徨》兩書之名,語帶相關,無雕琢痕跡而妥貼,可謂精妙。

在翻譯家董樂山的《記姚師莘農》,又多知道了一點。在日治上海時,姚與黃佐臨、李健吾、石揮、韓非等,曾組織了苦幹劇團,是左翼團體,公演姚編寫的《清宮怨》,哄動一時。劇團被迫解散後,姚到聖約翰大學任兼職講師,開歐洲戲劇課,教授希臘、歌德、莫里哀、王爾德、蕭伯納等劇本。董曾聽課,半個多世紀後,仍不無感情地懷念起這位老師:「……我對姚克的行蹤還是很關心的,有海外文化界友人歸來,總要打聽一下他的消息,對這位才華過人的前輩晚年絕筆隱居深感惋惜。」

不知姚是在四九年前或後來港,居留了一段頗長時間,曾在中文大學任教。像台靜農在台,姚也韜光養晦,很低調,但並非絕筆,約六十年代中,編寫了一齣話劇《秦始皇》。我因有朋友參加演出,去參觀過排練,看見姚在場指導。他個子不高,微禿,眉宇軒昂,穿長衫,氣度高雅。沒有去看公演,劇本事後也沒有出版,只在參觀排練時,略知劇情一二。依稀記得,寫的不是嬴政橫掃六國和一統天下後的事跡,重點在如何把呂不韋的權奪回來。對白中,還有一些引自金庸武俠小說的插科打諢。七十年代初,自中大退休即移居美國,再無消息。

電影《清宮秘史》,大抵是改編自《清宮怨》,建國後不久即被批判為賣國主義。姚的確「走得快,好世界」,否則,「唔死都一身潺」矣!

二○○三年十月八日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