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作舊詩的「三不」和「三要」

作舊詩的「三不」和「三要」

一些長者退休後,晚年悠閒,但仍未忘懷家國世事,時有感觸。欲抒胸臆,寫文章較費力,便作舊詩,大多是七絕。我收到不少本港和海外的讀者,寄來這樣的詩作,並求品評。名學者教授吳小如,自幼學寫舊詩。在其《古典詩詞札叢》一書,收有《作詩三「不」》和《作詩三「要」》兩文,茲轉述和加上我的補充意見。

「三不」。一、「作詩最好不急於求發表」;「天假之年,偶爾寫詩消遣,這是陶冶性情的最佳手段。倘一經染指,便想問世,往往求成心切,反而欲速不達」。我以為:要發表也不易。最好有三數同好,定期聚會,交換詩作互評,以收切磋之效。這樣,既可促進寫作動力,又可集思廣益。

二、不要硬寫。有一二警句易,字字珠璣難,甚至有敗筆。所以,「倘寫出一兩句好詩,不妨作半成品先存放著」;「不然,詩雖終篇,好句都被埋沒或作踐,未免得不償失」。我以為:雖然全詩未如理想,也要終篇寫了,日後再修改。否則日久,連舊時的一二好句和情懷也淡忘了。

三、「不寫無內容無新意的詩」,要「切身感受」。空洞無物的詩,寫多了,寫滑了手,很容易搖筆即來,變成油腔濫調。我以為:初學,不必要求那麼高,慢慢才嚴格一點,也不妨多寫,先熟習格律,只不斷求進步便好了。

「三要」。一、詩要有詩味。「有時寫出來的內容不壞,只是用語太空泛,詞彙太貧乏,總之詩味不足。」我以為:沒有詩味當然不算是詩。多讀細味好詩,是補救之道。其他方面的學養,深入生活,洞悉世情,也很重要。

二、「一定要講究格律」。對這一點,我是絕對贊同的,否則,何不去寫新詩。首先,要懂得平仄;二、對絕律每句每字的平仄排列,認識清楚;三、律詩的三四、五六句要對偶。我的結集十二《塵土雲月》,附錄中的《我怎樣教小學生平仄和舊詩格律》,可以參考。坊間或圖書館,有不少這方面的書,去讀一讀。

三、「一定要押韻」。我也絕對贊同,其實,這也是格律之一。這韻不能依現時口音,必須按「平水韻」,絕律押本韻,古詩可押鄰韻。翻一翻《詩韻合璧》或《佩文詩韻》,便清楚,還可找得配上韻的詞彙。

二○○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