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代序一

代序一

──「也無風雨也無晴」

曾有幾位朋友,囑我寫字,囑寫的同是蘇軾的《定風波》。該詞有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作者是怎樣把這途中遇雨的感受,形象地寫出來的呢?又有何寄託?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莫聽穿林打葉聲」。風雨很大,穿過樹林,打在樹葉上,發出噪聲。「莫聽」,不去聽,也即不理會,不計較,不害怕。

「何妨吟嘯且徐行」。「吟嘯且徐行」,不但沒有奔跑躲避,還一邊吟詩唱歌吹口哨,一邊慢步而行。「何妨」,不妨就趁此機會,欣賞風雨中的樂趣。端的一派隨遇而安的瀟灑。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以竹作手杖,穿著草鞋,在風雨泥濘中,本來是舉步維艱的,但卻覺得比騎馬還要輕快。「誰怕?」有誰害怕呢?「同行皆狼狽」,其實,不害怕的,只是作者而已。

「一蓑煙雨任平生」。使人想起了,柳宗元的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做一個在煙雨中穿著蓑衣的漁翁,是我生平的意向。「任」,趁此機會,肆意放縱以遂此志,何等愜意啊!此字用得甚佳,進一步表達出那瀟灑。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在這風雨途中,作者興致甚高,還喝了些酒。微寒的春風吹來,吹醒了酒意,感到有點冷。就在這時候,放晴了,夕陽相照以迎,在冷中送來溫暖。風雨是終於會過去的。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向來」,從那處走過來的地方。「蕭瑟」,風雨聲。風雨停了,當然「無風雨」;「斜照卻相迎」,即使天黑了,也是晴天,為甚麼說「也無晴」呢?這是暗喻蘇軾回顧一生走過的道路,所曾經歷過的風雨和晴天,完全不介意那挫折、逆境、厄運,以至那得意、順境、好運。

二○○七年五月一日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