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三個買賣藥材的商人

三個買賣藥材的商人

劉基字伯溫,元末明初人,曾助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他寫的《賣柑者言》,膾炙人口,成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即出自該文。他還寫了另一故事《蜀賈賣藥》,卻較少人讀過,也是寓言,如下。

四川地方,有三個在市上販賣藥材的商人。他們做生意的宗旨和手法,都不相同。

第一個,專門收購好藥材,根據收購的價錢,決定賣出的價錢,既不漫天開價以牟取暴利,也不降低賣價以致虧本,宗旨是只求得到適當的利潤。

第二個,好藥材和劣質藥材都購入,賣出的價錢,各種不同。他要看顧客的要求和所出的價錢,以高低不同的價錢,賣出質素不同的藥材。要求和出價高的,便給與好的;要求和出價低的,便給與劣的。

第三個,不收購好藥材,只買入大量劣等貨。賣出的價格很低,顧客講價,或秤好了斤,再要求免費多取一些,也很張就,從來沒有爭執或怨言。

讀者們:請猜想一下,三個人的生意做得怎樣呢?你相信,劉基以下所說的結果嗎?

那只賣劣貨的第三個商人,生意非常興旺,人們都爭著去他那裡買藥,顧客如雲,店舖的門檻也被踏得損壞了,幾乎每月都要修換一次。一年多,他便成為了大富翁。

那好劣貨都賣的第二個商人,生意雖然沒有那麼好,但也不差。過兩年多,他也賺了一些錢,能過溫飽的生活。

那只賣好貨的第一個商人,生意冷冷清清的,店舖有時從朝到晚都沒有一個顧客。這樣,他弄得吃了早飯,便憂晚飯。

劉基在文末,借郁離子的口,這樣慨嘆:現在做官的人,也像這三個商人一樣啊!

讀者們:請思考一下,這三個商人的生意,其結果真的會像故事所說的一樣嗎?倘若是真的,為甚麼?故事用來慨嘆做官的人,這三個商人,用來比喻一些怎麼樣的官吏呢?今天,還可不可以這樣做生意?結果會不會不同?今天,還有沒有像這三個商人的官吏?

二○○八年一月二十三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十六)青山不老(2008年7月初版)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