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關於詞的名詞

關於詞的名詞

過去,我在《明報‧三言堂》專欄,介紹古典文學作品,談詩比詞多。以後,想也稍多談詞。現在,先來解釋一些較通用的關於詞的名詞。

填。即寫或作,因寫作時,須按詞牌的格律去填寫。

詞牌。詞本按樂曲而填寫,這樂曲有一定的格律;後來,樂曲失傳了,只留下那樂曲的名稱和格律,便稱為詞牌。

詩餘、長短句。這是詞的較流行的別稱。「詩餘」,是詩的延續的意思;「長短句」,因詞有長句和短句,不像詩每句字數有規定。此外,也有人稱詞為「近體樂府」、「寓聲樂府」、「琴趣外篇」等,不過,不那麼流行。

闋(音決)。本來是終止的意思,樂曲終止了,亦即完結,故「闋」是樂曲的數量詞。詞按樂曲而填寫,故一首詞稱為一闋。

詞題、詞序。詞本來沒有題目,只有按之而填寫的詞牌之名。後來的作者,以詞牌未能表達其作品的內容,便在詞牌之外,加上短短的幾個字,是為「詞題」。有時,解說寫得長了,便稱之為「詞序」。其實,「詞序」就是「詞題」,寫得簡單而不成文的,便稱為「詞題」。

自度曲。這不是原有的詞牌。一些通曉音律的詞人,自撰歌詞,又為這歌詞自行譜寫新的曲調,這曲調稱為「自度曲」。「自度」,自己譜寫出來的意思。

令、引、近、慢。按字數的多少,詞分為小令、中調、長調三大類。令有「小令」和「令」,字數少的稱「小令」,字數稍多的稱「令」。令、引、近,屬中調,字數比「小令」多,屬中等。慢是字數多的,屬長調。各類的字數,沒有嚴格的規限。

上闋、下闋、換頭。最早的詞,都是字數不多的小令,沒有分段而只有一段。後來,發展為兩段,上段和下段稱為上闋和下闋(或上片和下片)。當初,這上下闋的格律都一樣,只是重複而已。後來,又發展為下闋開始處的句式與上闋不同,於是由上闋過渡到下闋,便稱為換頭,或稱為「過」、「過處」或「過片」。這有如現今歌曲中的「過門」。

二○○八年二月一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十六)青山不老(2008年7月初版)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