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戚宦之爭

戚宦之爭

華國鋒死了。評述文章必提及,他伙同汪東興和葉劍英,一舉殲滅四人幫之役。我以為,這場宮廷政變,實質是變相的「戚宦之爭」。這個看法,似乎一直沒有人說過。

所謂「戚」,即外戚,是皇后娘家一族的勢力。所謂「宦」,即宦官,也即太監,是皇帝最親近一幫的勢力。在中國歷史上,不少宮廷政變,都是由這兩種勢力的矛盾而爆發的「戚宦之爭」。

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是「戚」;汪東興是「八三四一」部隊毛澤東近的頭頭,是「宦」。華國鋒聯合「宦」的汪東興,再加上掌握軍隊的葉劍英,裡應外合,窩囊的四人幫便不堪一擊。

毛澤東是一心讓江青接班的。周恩來雖然對毛卑躬屈膝,逆來順受,捫著良知去唯命是從,但毛對他最不放心,恐怕自己死在周之前,江青不是周的對手。所以,周病危也不准治療,還發動「批林批孔批周公」。

周病逝,有人問毛:誰去接任?毛叫張玉鳳,把政治局委員的名單讀出來。讀到第五個是華國鋒,毛說:就這個吧!

華再以不知真假和含義的毛的遺詔,「你辦事,我放心」,走上了最高的領導地位。毛為甚麼對華「放心」呢?是不是華的領導能力最強呢?不是,只看中了他的愚忠、老實、平庸。毛知道江青的民望極差,四人幫羽翼未豐,一時尚未能接得了班的,要有一個過渡時期。華是最適當的過渡人物了,毛知道愚忠、老實、平庸的華國鋒,鬥不過江青,最終必會被取代。

毛死了。江青急不及待,咄咄逼人,使華國鋒感到威脅。汪東興是近,了解毛的內心和江青的性格,知道江如得勢,自己也不會有好下場。於是,他與華都為勢所迫,不能不聯手,再拉攏葉劍英去對付四人幫。

古代封建王朝,在位的皇帝荒淫無度,大多短命,繼位的王儲大多因而年幼。年幼登基,經驗全無,權力便落在外戚手上。到了長大,要奪回權力,便得依靠最親近的宦官。這是歷史上「戚宦之爭」的背景。想不到,現代的無產階級先鋒隊,也發生「戚宦之爭」!

二○○八年九月二十二日

《三言堂》的「一言」(之十七)一寸春心(2009年1月初版)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