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主旋律的徹底毀滅

主旋律的徹底毀滅

  學者李少民,在中國以間諜的罪名被捕,經拘禁多月,審訊後被驅逐出境,赴美再返港,在城大復職。此事件哄動一時,從新聞報道中,得悉其父乃著名理論家李洪林。他曾任歷史博物館黨史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副局長、福建社會科學院院長等職,現居香港。歷時五年,他寫成了《中國思想運動史(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年)》,最近在港出版。所謂「思想運動」,其實是種種思想大批判的政治鬥爭,較年輕的一代,如想了解建國以來的歷史,很值得去讀。

  此書,在小節上,有少為人知的記述;在大處上,有深入精闢的剖析。現以「六四」為例,略舉一二。

  先說小節。八九年胡耀邦逝世,翌日,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率領全家獻上第一個哀悼花圈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研究所的黨委書記彭克宏。「六四」後,他被投入監獄。

  大屠殺後初期,北京實際上被軍隊佔領了。士兵數十人一隊,排成方陣在街道巡邏,都手持自動步槍,槍口向外,準備隨時向前後左右發射。走在最後的一排,為了監視後方,並向後方發射,竟然是面向後方,倒退着走的。對北京市民極度悲憤的恐懼,可想而見。鎮壓後,除大肆搜捕外,還進行黨員重新登記的清理清查,必須聲明擁護「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才能過關。詩人邵燕祥,當八七年反自由化開除劉賓雁出黨時,就做了「敢於撫哭叛徒的弔客」,為劉說了公道話。這次,他便是拒絕作出上述聲明的一人。

  再說大處。八九民運因血腥鎮壓而失敗了,但這個自「五四」以來最大規模的失敗了的民主運動,有甚麼歷史意義呢?

  四九年建國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成為社會上唯一的主旋律,壓制、打擊、消滅一切異己思想,造成「萬馬齊瘖」的局面。四人幫倒台而文革結束,開放改革又帶來愈來愈嚴重的貪污腐化,主旋律因而沒落,出現了信仰危機,思想自由化彼伏此起。「六四」一役,「自由化」雖然全軍覆沒,但統治者也徹底摧毀了自己的形象,主旋律從沒落而徹底毀滅,信仰從危機而徹底破產。再沒有思想領域主旋律的時代,預告思想多元化的時代快要來到;現在,是走向思想自由,同時也是隨之而來的民主、人權、法治的前夜。

二OO一年十二月一日

夜聽春雨

《三言堂》的「一言」(之七) 司徒華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