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靜」

「靜」

一位年輕朋友,索字於我,並囑以斗方寫一個大的單字。他開朗、活躍、好動、善交友、多說話,是典型的外向性格。為了期望他有更好的平衡的發展,我寫了一個「靜」字。

寧靜,有兩個層次。首先是較顯淺的,指一個不嘈雜的環境,再則生活上沒有充斥的吃、喝、玩、樂。其次是較深入的,指內心的平靜安寧,讓思想有反省、醞釀、發展的寬闊空間。最初從環境做起,再而形成內心的。「或攜短劍隱紅塵,亦入名山燒大藥」(陸游),下句便是前者,上句便是後者。當已進入後者的境界,前者的實況的干擾也會變得無礙的了。

有家長曾問我管教子女的方法。我提出很簡單卻不易做到的一點:每天讓家裏能有半個至一個鐘頭的寧靜,關掉電視,大家都不說話或只很輕聲,讓子女做功課、溫習或閱讀。

從前沙田西林寺,有一對聯:「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說人非」。上聯的「靜」字,道出了自我反省,須有外在和內在的因素,內在因素是更重要的,這就是內心的平靜安寧。常作這樣的反省,才可不斷自我提高。其實,下聯的「莫說人非」,也帶着「靜」的意味,整天喋喋不休評論他人,難能長進。共產黨提倡的「批評與自我批判」,採取批鬥大會的模式,絕對不「靜」,只是作賤他人和迫人自我作賤的手段,何曾「治病救人」?

曾國藩的「修身十二款」,第二款是:「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體驗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凝命」兩字真好,寧靜得把生命力凝聚起來。「如鼎之鎮」,不但坐姿安穩如鼎,連內心也平服如此。「來復之仁心」,思來想往,以仁義的標準去反覆考核自己。儒家講究「正、修、齊、治、平」,起步是「正心」。曾的「靜坐」,就是把這一點貫徹到日常生活中去。

諸葛亮教導兒子,曾在一封信中說:「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才智從學習中來,學習首先要寧靜。他又說過:「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儉」是樸素的生活。「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格言由此而來。拋開名利物慾,才可建立起理想;保持內心的寧靜,才可達到長遠的目標。在出茅廬之前,他隱居隆中,在澹泊寧靜中分析天下大勢,已訂下三分大計。

「萬物靜觀皆自得」,冷靜的觀察思考,可從各事各物得到啟發和教益。

二○○三年五月二十日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