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美國小學生的作業

美國小學生的作業

在朋友那裏,讀到從電腦下載的一篇文章。該文作者,大抵是旅美的學者,把九歲的兒子由中國帶去,送進住所附近的小學就讀。

他發現學生在課室裏放聲大笑,每天最少玩兩小時,不到下午三時便放學,沒有教科書。兒子把在中國讀過的四年級數學課本帶回學校,老師看了說:在六年級前,他不用學數學了,都已學過。過了一個學期,父親問兒子,對學校最深的印象是甚麼?兒子用英語答:「自由!」父親感到憂心忡忡。

過了一年,兒子的英語大有進步,放學後常去圖書館,借來一大堆的書,回家埋頭埋腦對電腦,說是做作業,作業的題目是《中國的昨天和今天》。父親嚇了一跳,這不是博士論文的題目嗎?兒子說:這是老師出的題目,因為美國是移民國家,學生要寫一篇介紹自己祖先的文章。幾天後,作業完成了,是一本二十多頁的小冊子,分了章節,內容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綢之路到五星紅旗……,還列出參考書目。

第二個作業的題目是,《我怎樣看人類文化》。兒子問父親:「餃子是文化嗎?」父親答不上。這次的作業是十頁,有自己設計的封面,最後又列出一本一本的參考書。結論是:人創造出來,讓人去享受的一切,就是文化。老師的評語是:安排這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們開闊視野、活躍思維,他們進入了我所希望的境界!兒子的反應是:老師沒有為我們而驕傲,卻感到喜悅。

六年級快結束時,作業是一連串關於第二次大戰的問題:你認為誰對這場戰爭負有責任?你認為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甚麼?假如你是杜魯門總統的高級顧問,你會對美國投擲原子彈持甚麼態度?你是否認為,當時只有投擲原子彈這一個辦法,才可結束戰爭?你認為今天避免戰爭的最好辦法是甚麼?這回,父親感到:學校向孩子們傳遞了人道主義的價值觀,引導他們去關注人類的命運,學習思考重大問題的方法。這些問題,老師都沒有給標準答案,有些可能要孩子們一生去探索。

小學畢業時,父子為獅和豹的覓食習性,爭論起來。大家一同去借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錄影帶,回家一同一邊看,一邊討論。

父親曾問老師:為甚麼不讓學生背一些重要的東西?老師說:懂得怎樣去尋找所需要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去創造的能力,比單靠死記硬背得來的知識,重要得多。

二○○三年八月三日

《三言堂》選輯之四:一枝清采(2005年7月初版)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