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風雨聲33_抗議漠視幼兒教育

第三十三篇 抗議漠視幼兒教育

編者按:這是司徒華對《一九九零年撥款條例草案》(即財政預算案)二讀時的發言,日期為九零年四月二十六日,司徒華對草案投了反對票,但在立法局的表決中,草案獲得通過。

主席先生,為了爭取夫婦分開報稅、評稅,我曾經對財政預算案投過反對票。在去年的辯論中,由於強烈不滿當局漠視幼兒教育的政策,我預告:假如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得不到改善,我將會投反對票。

今年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幼兒教育的危機已經進一步加深。在上周報章發表的一個調查顯示:大部分幼稚園教師的月薪,只是三千元左右。假如下學年,月薪仍低於教署的建議,轉校者和轉業者將分別為百分之二十六和百分之二十四。這即是說:有一半的教師流動,四分之一流失。

當局提出了一個幼稚園教師的標準薪級,但完全沒有作出承擔,有如一張吃霸王飯的菜單。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對幼兒教育的撥款是九千二百萬元,只佔教育總開支不足百分之一,政府總開支的千分之一。用在名為改善教師待遇的減免學費計劃上的款項,更少得可憐,只有一千一百萬元,僅高於教育總開支的千分之一和政府總開支的萬分之一。這一千一百萬元,平均給每個幼稚園學生,每年僅得五十元;而在資助中學學生,每年卻超過一萬一千元,是它的二百二十倍。政府為甚麼對我們的幼稚園學生這樣刻薄呢?

實行了多年的幼稚園學生家長資助計劃,大受社會人士抨擊,已被證明了是失敗的。現在推出的減免學費計劃,只不過是換了個名稱的舊酒新瓶。在這個計劃裡,月入四千三百元以上的四口之家,學費便完全得不到減免。全港到底有多少個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家庭能夠溫飽嗎?這樣的家庭還敢生見育女、把兒女送進幼稚園嗎?

政府把改善幼師待遇和提高幼兒教育質素的責任,完全轉嫁到家長身上。下學年,本港幼稚園將會平均每個學生增加學費八、九百元。這可以說是,政府向每一個幼稚園學生家長,多徵收了八、九百元的間接稅。

政府認為幼兒教育不是必需的,所以不予以資助。其實,這是強詞奪理、倒果為因的說法。真正的原因是,政府不給予幼兒教育資助之後,才認為幼兒教育不是必需的。

政府漠視幼兒教育的政策,是背棄了曾經作出的承諾的。曾在本局通過,作為今後發展教育的基礎的《一九八二年國際顧問團報告書》這樣說:「長遠來說,幼稚園應該成為政府資助的一環,而政府對幼稚園教育應履行的任務,應與其對中、小學教育所承擔相若。」現在已經八年了,已經足夠長遠,但政府仍然未有起步。《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二號報告書》又這樣說:「由於接受幼稚園教育的人數多,入讀幼稚園差不多已成為必經階段…….幼稚園對未屆小學學齡的幼童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由於幼稚園教育這樣普及,且被公認是有好處的,因此任何幼童不應被剝奪入讀幼稚園的機會。」被公認為有好處,但政府卻認為不是必需,政府是不是不把下一代的好處放在眼內呢?

政府漠視幼兒教育的政策,是無視現實,對家長的一種侮辱。幾乎百分之一百的幼童都入讀幼稚園,假如幼兒教育不是必需的,豈不是幾乎百分之一百的家長都做了多餘的事,庸人自擾?

政府漠視幼兒教育的政策,是違反教育原理的。教育學家都指出:兒童在三至六歲之間的發展,對他們的一生有著深遠的影響,是他們一生智力發展的最重要階段。按照政府的邏輯,深遠的影響和最重要的階段,因為不是必需的而變成無關痛癢。

政府漠視幼兒教育的政策,是與社會需求背道而馳的。雙職工的家庭越來越多,一般家庭居住環境擠迫,兒女甚少,所以幼童都需要入讀幼稚園,受到照顧,接受教育,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相處,使身心健康地成長。這是社會的需求,這是每一個家長的需求,家長們並沒有做了不是必需的、多餘的事,他們都承擔了政府所推卸了的責任。

主席先生,為了為二十多萬幼童及其家長、七千多個幼稚園教師請命,為了對政府漠視幼兒教育的政策表示抗議,我實踐我去年的預告,不支持動議,對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投反對票!

十年風雨聲 _ 司徒華一九八五至九五年立法局言論集 民主大學出版社 PAGE 1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