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評論一九八八年的港督施政報告

第二十六篇 評論一九八八年的港督「施政報告」

編者按:一九八八年立法年度之初,立法局議員就港督衛奕信的「施政報告」進行動議辯論,向港督發表「施政報告」致謝的動議,由李鵬飛議員提出,司徒華的發言日期是十一月九日,動議其後獲得通過。

主席先生,我的發言,談及三個問題:環境保護、移民潮和《教統會第三號報告書》。

首先是環境保護。

主席先生,在閣下的「施政報告」裡,把環境保護放在重要的優先次序上,我對此表示欣賞和支持。香港要加強環境保護,已經刻不容緩,倘若不急起直追,就會後悔莫及。

環境污染,是物質文明帶來的負面後果。珍惜大自然、愛護環境,是物質文明有所進步的同時,精神文明也有所進步的反映。不管物質文明怎樣發達,但任由大自然和環境受到破壞,任由自己和後代生活的地方變成地獄,這樣的物質文明只不過是自掘墳墓的瘋狂。一個無視環境保護的社會,也就是一個無視未來,因而也必將會失去未來的社會。

主席先生,閣下的「施政報告」忽略了全民的教育——全民綠色的教育。在種種措施之外,我們還要加強全民的、珍惜大自然的、愛護環境的、綠色的教育。假如沒有全民的綠色醒覺和合作,必然事倍功半。深化了的綠色教育,將會昇華成為對大自然、全人類和未來的愛,是一種很有意義的教育。

其次是移民潮。

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現已經再沒有人能夠否認,香港正受到日益洶湧的移民潮的衝擊了。

主席先生,閣下的「施政報告」說:「我們若能使經濟繼續蓬勃發展,透過改善教育、房屋、環境及生活質素,致力把香港發展為更理想的居住地方,那麼便會令香港人捨不得拔起他們植在這裡的根,離開這個美好的地方。」這幾年來,香港經濟空前蓬勃,教育、房屋、環境和生活質素也逐步略有改善,但為甚麼仍然遏止不住日益洶湧的移民潮,仍然繼續有不少人硬著心腸不惜連根拔起,飄零到異鄉去呢?顯然,比起更理想的居住地方,香港還欠缺一些更重要的東西。

培養更多的大學生,去填補流失的專業人員空缺,這樣,是否能夠解決問題呢?假如這些大學生都缺乏對香港的歸屬感,對香港的未來毫無承擔,他們得到了較好的教育資歷而受到特別優待,是否又會更快更容易移民到外地去呢?

除了設立更多的國際學校外,相信還可以想出更多的其他辦法,去吸引已經移居海外的人士回流。這些是不是積極的辦法呢?這樣,是不是先鼓勵一些人移居海外,然後再設法吸引他們回流呢?我們非常歡迎人才回流,但依靠這些人作為支柱,未來的香港將會變成一座建築在沙灘上而又沒有鋼筋的大廈,經不起風吹草動,在某時某日的剎那間就倒塌下來。

比起更理想的居住地方,香港還欠一些甚麼更重要的東西呢?我認為是:一個能夠提高全民歸屬感的、使人願意負起對未來的承擔的、能夠保障自由、法治和人權的民主政制。

最後是《教統會第三號報告書》。

在十月二十六日的辯論中,教育統籌司布立之先生再三強調:政府對教統會的建議尚未有定論,所有意見都會得到充分考慮。但除了這幾句話外,他的整篇講辭,卻使我有完全相反的感覺。這是一篇沒有接納任何相反意見的、已經有了定論的講詞,有哪一點與教統會建議相反的意見被接納了呢?他的講詞,不是已經把政府要推行五二三學制和直接資助計劃的意向表露無遺了出來嗎?那天的辯論,雖然時間不足,但要對所有意見作充分的考慮,恐怕還需要多一點的時間罷?

主席先生,在閣下的「施政報告」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政府在決定怎樣去實施這些建議之前,會顧及市民在現在進行諮詢過程中所發表的意見。」是不是已經決定了要去實施這些建議,會顧及的只是怎樣去實施的具體技巧和辦法而已呢?

我希望我的感覺是錯誤的,但我至今未能承認我的感覺是錯誤的。

主席先生,我謹此陳辭,支持動議。

十年風雨聲 _ 司徒華一九八五至九五年立法局言論集 民主大學出版社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