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代序 ——「西北高樓清怨絕」

代序

——「西北高樓清怨絕」

 

《古詩十九首》中,這是我最喜愛的一首:「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结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交疏」:交錯鏤刻着。「結綺」:連結起來,有如絲織品的花紋,形容窗子的工巧玲瓏。「阿閣」:四面有簷的樓閣。「絃歌」:有絃樂伴奏的歌聲。「一何悲」:為甚麼偏偏這樣特別悲切。「無乃」:莫非是,推測的語氣。「杞梁妻」:杞梁,春秋時齊國大夫,戰死城下,其妻枕屍而哭,路人揮淚,十日而城崩,是民間傳說孟姜女哭崩長城的前身。「清商」:樂曲名,聲調清越。「中曲」:歌曲的中間部份。「徘徊」:比喻歌曲的旋律緩慢下來,而且在反覆彈唱。「嘆」:歌曲的和聲,「再三嘆」襯托了上句的「徘徊」。「慷慨」:不得志的激憤心情。「鴻鵠」:善飛大鳥,或作「鳴鶴」。

全詩共十六句,每四句一段,分作四段。第一段,寫樓的方位、宏偉、華麗,可想見樓中人是富貴人家。「西北」不單是方位,還給人蕭殺、孤寂、寒冷的聯想。「三重階」是高高在上,有「侯門深如海」的暗示。

第二段,從「絃歌聲」的悲切,去猜想彈琴唱歌者的身世。她是一個女子,會不會是「杞梁妻」那樣的陣亡官宦的遺屬呢?以凄慘的歷史故事,進一步去比喻歌者和歌聲的哀慟。

第三段,深入去描寫「絃歌聲」和歌者的內心感情。點出樂曲之名,此乃清越的曲調,適宜抒發「慷慨」之情。「徘徊」和「再三嘆」,表面上是寫旋律放慢與和聲再三反覆,實是寫彈琴歌唱者內心感情的回旋激盪。「慷慨有餘哀」,即使「徘徊」、「再三嘆」,也訴說不盡不得志的激憤。

第四段,對歌者表示無限的同情。歌者固然苦,「知音稀」就更苦。作者是「知音」,但只一人也是孤獨的,由此引發出最後的兩句,「願為無鴻鵠,奮翅起高飛」,願與你一同變作鴻鵠,打破樊籠,遠走高飛,到自由的天地去。其實,這只是幻想,藉以表達更深的無限的同情而已。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是全詩金句。「知音稀」是可「傷」的,但「知音」欲聽而無歌,當更可「傷」。年輕時,曾寫一《無題》七絕:「西北高樓清怨絕,茫然拔劍幾徘徊。江山無限憑欄處,急雨狂風燕不來。」回首舊事,恍如一瞬間,猶憶當年的「慷慨有餘哀」,此乃三十五、六年前事矣!

二○○三年六月十六日

Share on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Shopping Cart